红色七月
展播献礼
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推出
红色闽西系列展播活动
《红色圣地 龙岩》
第一篇章
红旗跃过汀江
地处福建西部的龙岩,通称 闽西。
这里,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、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,是民主建政的实践基地;这里,是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地; 在这里,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。
赣水苍茫闽山碧
1929年,朱毛红军来到闽西,终于摆脱了井冈山时期“山穷水尽疑无路”的生死绝境,迎来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历史转机。
1929年1月14日,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红色政权进行疯狂围剿,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,在党代表毛泽东、军长朱德、政治部主任陈毅的率领下,被迫撤离井冈山,踏上出击赣南、闽西的艰难征途……
红四军该向何处?
2月24日,就在红四军即将离开赣南的东固之时,中共福建省委送来一封信件,信中建议“红军暂时开到闽西长汀、武平、上杭一带来作一短时间的休息”。
3月14日,红四军在长汀取得长岭寨大捷,消灭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两千余人,缴枪五百余支,击毙敌首郭凤鸣,乘胜解放长汀城。
长汀,被朱德称为“中国革命的转折点”。红四军进城后,通过没收反动豪绅财产、发动商人捐助等,筹得款项5万多元。除了汇给上海党中央一笔巨款外,给每位战士发了4块大洋零用钱,又拨出一部分款项救济长汀的贫苦工农,还赶制了4000套军装,让红四军官兵第一穿上了整齐统一的灰色军装。
3月20日,毛泽东在汀州辛耕别墅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,提出:“以闽西赣南二十余县一大区为范围,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,以群众公开割据,深入土地革命,建立工农政权,由此之割据与湘赣之割据相连接起来,形成一坚固势力,以为前进之根基”。
“风云突变,军阀重开战”
1929年5月,毛泽东接到了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来信。邓子恢建议红军迅速重返闽西,推动和扩大闽西地区的革命斗争。
“红旗跃过汀江,直下龙岩上杭。”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毛泽东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,成功指挥了富有军事思想艺术的经典战役——“三打龙岩”!
战斗的结果,除旅长陈国辉只身逃脱外,敌第一混成旅驻岩城的主力2000多人全部被歼,红四军大获全胜!
“三打龙岩”,堪称红军早期战争史上的成功案例,凸显了毛泽东“诱敌深入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”的战略战术思想。
闽赣千里路,春花笑吐红。红四军入闽后,闽西广大地区出现了“收拾金瓯一片,分田分地真忙"的喜人局面。
END
编 辑:温晓惠
值 班:谢琦珍
审 核:徐德智
监 制:沈庆城 谢钦福 邓健
龙岩全媒体新闻中心
龙岩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出品